书架
诸天降临之主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71章、强杀妖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就因为此案,当时的铜峰郡郡守连同一大批官员被搞得灰头土脸,其中负责银库的仓大使还被下牢问罪,最后成为了此案的替罪羊,被抄家赔偿,同时还被流放千里。

  至于郡守也因为此事,被吏部评了个不堪使用,从而官途中断,被调往苦寒的西北任用。

  实际上,据说连皇帝陛下都听闻了此事。

  总之,这个案子当时在民间也是充满了诡异传奇色彩,为菜馆的说书人增加了不少素材。

  可以想象,如果此案被破的话,不光是崔长寿,就连孙必胜也会因此立下大功。

  别的不说,官升一级是必须的。

  实际上,这个时候,就连孙必胜也反应了过来,眼光炯炯的看着银子底部的四个字,大概心里已经在想怎么写报功奏折了。

  随后三人就在仓库里商议了起来。

  方小悦首先就表了态,此案全靠县令、巡检两位大人主持才能够破获,因而自己只是蝇随骥尾罢了。

  毫无疑问,方小悦不居功的表态让两位大人很满意。

  随后两位大人就此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终达成了一致。

  崔长寿作为县令,在接到方举人的报案之后,运筹帷幄,孙必胜作为巡检也是冲锋在前。

  因而崔长寿占据功劳七成,孙必胜占据三成。

  方小悦无功,但崔长寿也会在报功奏折上暗暗点出方小悦的一些优点。

  如果说方小悦不想继续科举,这个时候就想做官了,那么必然要在此案里占据一些功劳的,那么在吏部放官的时候,就可以放个好缺。

  譬如中原膏腴之地的教谕或者较好地方的县丞。

  而方小悦想要继续科考的话,就必然不能在此案中占据功劳。

  否则的话,会对他以后仕途有影响的。

  毕竟官场讲究先入为主的印象。

  如果方小悦作为举人在此案之中立功,那么吏部就很可能认为他办案得力。

  等到考上进士,留京实习的时候,就很可能将他分到刑部去。

  甚至于可能会在办理大案的时候,将还是举人的他直接授官调用。

  那样的话,方小悦就会陷入两难之中。

  如果接受授官的话,就断掉了继续科考的可能。

  但如果拒绝授官的话,就会在吏部那里留下坏印象,对以后不利。

  因而方小悦这个时候选择将功劳推出去,才是明智之举。

  不但避免了因此带来的麻烦,更会赢得崔长寿和孙必胜的友谊。

  虽说等他考上进士之后,这两位的友谊也就那么一回事。

  但至少在这个时候,这两位的友谊还是有用的。

  首先,自己的家就在矿炉县,自己外祖张屠夫在县城做屠宰生意。

  有了这两位的友谊,在方方面面的办事都会顺利很多。

  三人如此商定之后,从粮仓里翻出来的银锭和金锭就肯定不能动了。

  这些银锭、金锭将会作为赃物证据,连同那些黄皮子的尸体一并上交。

  倒是那几盒老山参,崔长寿做主给了方小悦。

  因为这几盒老山参并不在失窃名单里,应该是黄皮子在深山里的收获。

  如此一番之后,崔长寿等人来到村口,清雨道长见状上前告辞。

  方小悦原本还打算用马车送对方回去,但却被清雨道长给拒绝了。

  等清雨道长带着小道童离开,崔长寿随即便安排了几个捕头陪同孙必胜进行善后工作。

  毕竟那座黄皮子庙是必须推倒摧毁的,同时对黄家村的村民也要进行一定的安抚。

  处理完这些之后,崔长寿就笑着上了马车,和方小悦一起返回县城。

  上奏折等等事情,自然由崔长寿去处理。

  将县令大老爷送回县衙之后,方小悦也没有继续在县城停留,而是乘坐马车径直回了杨家村。

  算算时间,距离会试的时间也不算多了。

  因而在解决掉黄皮子的事情之后,没过一周时间,方小悦就向母亲告辞,乘坐马车准备上京。

  上京的线路有两条。

  其一是直接从矿炉县出发,前往临近的黑山省,之后沿着官道一路途径数省抵达京城。

  这条线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