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安禄山惨死 李光弼鏖兵(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史思明有意显露一下自己的手段,便故意放慢马速,见城头有箭射来,突然将大黑马一拨,抽出腰间宝刀“刷、刷、刷”地挥舞出一片刀花来,将射来的羽箭凌空劈落。
燕军见史元帅不避弓矢,而且刀法如此惊奇,全都喝起彩来,精神一震,士气再次高涨。
就在方才这一来一回之间,史思明已发现了城下有几处黝黑的洞口,这才明白消失的士兵恐怕是被埋伏于地洞中的唐军捉去了……他心中暗自赞叹李光弼奇计百出,也真难为他怎么想出这种主意。
原来,这些地洞正是李光弼招募来的那几个盗墓贼的杰作,他们最惯常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挖掘盗洞,还将这种“技艺”传授给了李光弼专门挑选出来的“掘子军”。
史思明哪里知道,此刻太原城外何止这几处小小的地洞,李光弼早已暗暗部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他。
十万燕军已经在太原城下耗了足足一个月,不仅一次也没有攻上城头,还白白在城下损伤了几千士兵,史思明束手无策,急得团团乱转,所幸巨砲应该不日即可运达,到时候别说是太原城,就是长安城也能在旬日间轰塌……
可是他万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斥候带回了几个奄奄一息的伤兵,正是被派去押运巨砲的胡兵,只听斥候回报说,他们在太原以东的广阳附近寻到了三千胡兵的尸体,所运送的巨型器械大部分被毁,还有几架巨砲已经不翼而飞……。
史思明一听,不由得脑子里“嗡”的一声,眼前发黑,几欲晕倒!
原来,燕军运输巨砲的情报已由河北境内的义军通报了李光弼。李光弼不敢怠慢,派骁将张奉璋、慕容溢率三千骑兵在广阳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几乎将三千胡兵斩杀殆尽,又将大多数巨砲毁了,还趁着黑夜将几台巨砲带回太原城中。
史思明得知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气得暴跳如雷!
他不顾一切催动大军向太原城猛攻,还咬牙切齿地下令:“就是用死人垫,也得给我拿下太原!进城之后,全军大掠三天!后退一步,格杀勿论!”
随着这道死命令一下,十万燕军终于全部出动。
他们越过刚刚填平的壕沟,绕过被推倒的鹿柴和拒马,踏着阵亡士兵的尸体,向太原城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两军士兵再次展开了一场浴血的鏖战。
就在这时,城中响起几声轰隆隆的巨响,三块足有大号磨盘般大小的巨石从天而降,带着骇人的尖锐呼啸声向燕军砸去。
正在蜂拥向前的燕军完全来不及躲闪,每块巨石都至少砸死了二十来人。那石头落地后还会在滚出去好远,在战场上留下了三道血肉模糊的痕迹,就像一只巨兽在大地上留下的爪痕。
这种恐怖的杀伤力令燕军毛骨悚然,攻城的节奏开始放缓,士兵们为了避开先前巨石的落点反而拥挤得更加紧密……就在这时,城中的巨砲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发射,显然唐军已调整了发射的角度和落点,这就造成了比第一轮更大的伤亡,有一架攻城云梯被砲石击中,登时石屑、木屑纷飞,立即解体,上面的士兵纷纷跌落,摔得骨断筋折。
然后,就是第三轮、第四轮……
攻城的燕军终于崩溃了!
此时,无论军令多么森严,都没有人再敢于靠近太原城,所有人的想法都惊人的一致:“就算被砍了脑袋,也比被砸成肉酱的好”!
一战下来,燕军又损失了近万人,伤者不计其数。
蔡希德气得暴跳如雷,高秀岩低着头唉声叹气,牛廷介搓着手无可奈何,史思明阴沉着脸一声不吭,好半天他才咬着后槽牙下令道:“暂停攻城吧,全军退后一舍之地扎营……”。
而就在他们拔营后撤的同时,城中唐军又冲出城来回收箭矢和兵器,然后大摇大摆地返回城去。
史思明叹道:“哎!王忠嗣啊,王忠嗣!这么多年,你怎么还没死!”言中除了激愤之外,还有深深的感佩。
他毕竟不是等闲之辈,略作休整后,便再次传下命令:派出小股部队采用车轮战法,不分昼夜地轮番攻城。这大大降低了巨无霸砲弩的杀伤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唐军的防守压力和箭矢损耗!
守城的唐军逼到了濒临溃散的边缘,据说已经有两起士兵跳城自杀的事情,显然是他们的精神也开始崩溃了……
终于,某天夜里,斥候送来一封射出城来的降书。
信中写明:李光弼治军严苛,不通情理,随意斩杀士卒,太原军民早已不服,加之进来城中损伤不少,箭矢、礌石消耗极大,士兵给养不足,已经有人精神失常而自杀,故此,唐将荔非元礼愿意弃暗投明,率本部两千人马于明日午时开北城门归降,因为害怕李光弼发兵追捕,故此希望燕军给予支援云云……
高秀岩说道:“李光弼治军严苛是确有其事的,当年他接太原城的兵权,侍御史崔众稍有迁延,便被他斩了。但他平日善于用诡计,如今有人突然出降,末将觉得十分可疑,别是设下诈降之计诓我们吧?”
燕将牛廷介是史思明亲信,也是“十三狈”之一。他因高秀岩是后从陇右转来的,并不是幽州旧将,故而平日最看不起他,便从旁奚落道:“高将军是在静边军一战中被李光弼吓坏了吧?唐军是大中午的时候出降,也才两千人马,我们只要做好戒备,他有甚机会可乘?再说,唐军士气不震,士卒自戕,都是事实,又有甚可疑的?”
高秀岩糟了他一顿抢白,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又不敢回嘴,只得把头一低,不再吭声。
史思明见蔡希德拿着那支箭矢在反复观看,便问道:“老蔡,你怎么看?”他知蔡希德粗中带细,说不定已发现了什么端倪。
“元帅,你看这支箭的制式……”蔡希德将那支箭递给史思明,继续道:“我在想,如果是我要射这么一封信出来,最担心什么?”
“最担心什么?”众将都一脸茫然的询问。
“最担心这封信被自己人捡回去,败露了行迹!”史思明若有所思的接口道。
“对!”蔡希德说:“依我看,正是因为这一点,送信人才故意选了这支我军常用的雁翎箭,这样一来,就算被人发现,还可以狡辩是我军的反间计。这虽然是个小细节,但这种时候,多一分仔细,就可能多一条活路……。”
“嗯!”史思明点头道:“的确如此,他们故意选了这么一支箭送信,反而说明他们考虑的极为仔细!荔非元礼……”他转向高秀岩问道:“高将军,你知道这个人吗?”
高秀岩摇头道:“末将不识得,估计是李光弼到河东后才收到帐下的,不是他的旧将。”
史思明又点点头:“那就按照约定,明日午时在北营列阵迎接。如果对方有诈,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先吃掉他们,再一鼓作气杀进城去!”
蔡希德等人都点头同意,各自分头准备不提。
到了第二天午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史思明有意显露一下自己的手段,便故意放慢马速,见城头有箭射来,突然将大黑马一拨,抽出腰间宝刀“刷、刷、刷”地挥舞出一片刀花来,将射来的羽箭凌空劈落。
燕军见史元帅不避弓矢,而且刀法如此惊奇,全都喝起彩来,精神一震,士气再次高涨。
就在方才这一来一回之间,史思明已发现了城下有几处黝黑的洞口,这才明白消失的士兵恐怕是被埋伏于地洞中的唐军捉去了……他心中暗自赞叹李光弼奇计百出,也真难为他怎么想出这种主意。
原来,这些地洞正是李光弼招募来的那几个盗墓贼的杰作,他们最惯常在人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挖掘盗洞,还将这种“技艺”传授给了李光弼专门挑选出来的“掘子军”。
史思明哪里知道,此刻太原城外何止这几处小小的地洞,李光弼早已暗暗部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他。
十万燕军已经在太原城下耗了足足一个月,不仅一次也没有攻上城头,还白白在城下损伤了几千士兵,史思明束手无策,急得团团乱转,所幸巨砲应该不日即可运达,到时候别说是太原城,就是长安城也能在旬日间轰塌……
可是他万没想到,就在这时候,斥候带回了几个奄奄一息的伤兵,正是被派去押运巨砲的胡兵,只听斥候回报说,他们在太原以东的广阳附近寻到了三千胡兵的尸体,所运送的巨型器械大部分被毁,还有几架巨砲已经不翼而飞……。
史思明一听,不由得脑子里“嗡”的一声,眼前发黑,几欲晕倒!
原来,燕军运输巨砲的情报已由河北境内的义军通报了李光弼。李光弼不敢怠慢,派骁将张奉璋、慕容溢率三千骑兵在广阳打了场漂亮的伏击战,几乎将三千胡兵斩杀殆尽,又将大多数巨砲毁了,还趁着黑夜将几台巨砲带回太原城中。
史思明得知自己的如意算盘落空,气得暴跳如雷!
他不顾一切催动大军向太原城猛攻,还咬牙切齿地下令:“就是用死人垫,也得给我拿下太原!进城之后,全军大掠三天!后退一步,格杀勿论!”
随着这道死命令一下,十万燕军终于全部出动。
他们越过刚刚填平的壕沟,绕过被推倒的鹿柴和拒马,踏着阵亡士兵的尸体,向太原城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
两军士兵再次展开了一场浴血的鏖战。
就在这时,城中响起几声轰隆隆的巨响,三块足有大号磨盘般大小的巨石从天而降,带着骇人的尖锐呼啸声向燕军砸去。
正在蜂拥向前的燕军完全来不及躲闪,每块巨石都至少砸死了二十来人。那石头落地后还会在滚出去好远,在战场上留下了三道血肉模糊的痕迹,就像一只巨兽在大地上留下的爪痕。
这种恐怖的杀伤力令燕军毛骨悚然,攻城的节奏开始放缓,士兵们为了避开先前巨石的落点反而拥挤得更加紧密……就在这时,城中的巨砲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发射,显然唐军已调整了发射的角度和落点,这就造成了比第一轮更大的伤亡,有一架攻城云梯被砲石击中,登时石屑、木屑纷飞,立即解体,上面的士兵纷纷跌落,摔得骨断筋折。
然后,就是第三轮、第四轮……
攻城的燕军终于崩溃了!
此时,无论军令多么森严,都没有人再敢于靠近太原城,所有人的想法都惊人的一致:“就算被砍了脑袋,也比被砸成肉酱的好”!
一战下来,燕军又损失了近万人,伤者不计其数。
蔡希德气得暴跳如雷,高秀岩低着头唉声叹气,牛廷介搓着手无可奈何,史思明阴沉着脸一声不吭,好半天他才咬着后槽牙下令道:“暂停攻城吧,全军退后一舍之地扎营……”。
而就在他们拔营后撤的同时,城中唐军又冲出城来回收箭矢和兵器,然后大摇大摆地返回城去。
史思明叹道:“哎!王忠嗣啊,王忠嗣!这么多年,你怎么还没死!”言中除了激愤之外,还有深深的感佩。
他毕竟不是等闲之辈,略作休整后,便再次传下命令:派出小股部队采用车轮战法,不分昼夜地轮番攻城。这大大降低了巨无霸砲弩的杀伤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唐军的防守压力和箭矢损耗!
守城的唐军逼到了濒临溃散的边缘,据说已经有两起士兵跳城自杀的事情,显然是他们的精神也开始崩溃了……
终于,某天夜里,斥候送来一封射出城来的降书。
信中写明:李光弼治军严苛,不通情理,随意斩杀士卒,太原军民早已不服,加之进来城中损伤不少,箭矢、礌石消耗极大,士兵给养不足,已经有人精神失常而自杀,故此,唐将荔非元礼愿意弃暗投明,率本部两千人马于明日午时开北城门归降,因为害怕李光弼发兵追捕,故此希望燕军给予支援云云……
高秀岩说道:“李光弼治军严苛是确有其事的,当年他接太原城的兵权,侍御史崔众稍有迁延,便被他斩了。但他平日善于用诡计,如今有人突然出降,末将觉得十分可疑,别是设下诈降之计诓我们吧?”
燕将牛廷介是史思明亲信,也是“十三狈”之一。他因高秀岩是后从陇右转来的,并不是幽州旧将,故而平日最看不起他,便从旁奚落道:“高将军是在静边军一战中被李光弼吓坏了吧?唐军是大中午的时候出降,也才两千人马,我们只要做好戒备,他有甚机会可乘?再说,唐军士气不震,士卒自戕,都是事实,又有甚可疑的?”
高秀岩糟了他一顿抢白,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又不敢回嘴,只得把头一低,不再吭声。
史思明见蔡希德拿着那支箭矢在反复观看,便问道:“老蔡,你怎么看?”他知蔡希德粗中带细,说不定已发现了什么端倪。
“元帅,你看这支箭的制式……”蔡希德将那支箭递给史思明,继续道:“我在想,如果是我要射这么一封信出来,最担心什么?”
“最担心什么?”众将都一脸茫然的询问。
“最担心这封信被自己人捡回去,败露了行迹!”史思明若有所思的接口道。
“对!”蔡希德说:“依我看,正是因为这一点,送信人才故意选了这支我军常用的雁翎箭,这样一来,就算被人发现,还可以狡辩是我军的反间计。这虽然是个小细节,但这种时候,多一分仔细,就可能多一条活路……。”
“嗯!”史思明点头道:“的确如此,他们故意选了这么一支箭送信,反而说明他们考虑的极为仔细!荔非元礼……”他转向高秀岩问道:“高将军,你知道这个人吗?”
高秀岩摇头道:“末将不识得,估计是李光弼到河东后才收到帐下的,不是他的旧将。”
史思明又点点头:“那就按照约定,明日午时在北营列阵迎接。如果对方有诈,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先吃掉他们,再一鼓作气杀进城去!”
蔡希德等人都点头同意,各自分头准备不提。
到了第二天午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