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圣医岐黄苏韬蔡妍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4章 已经青出于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但面对一些难症,在教材上无法找到正确答案,就只能望洋兴叹。

所以但凡能被称之为中医泰斗的人物,他都是有一整套的传承体系。

以宋思辰为例,他的师父虽说不是什么名声显赫的宗门大师,但对南方医派的医理研究得很深刻,宋思辰用药方面受到很大的影像。

前几年中医七大门没有什么动静,是因为行业太冷,大家都抱团取暖,还怎么会搞分裂呢,即使有些争论,也只是述诸笔端,通过论文进行辩论。

但现在中医明显好起来,妖魔鬼怪便都想着一统江湖,证明自己所学才是真材实料。

现在主流的学派主要是“滋阴派”和“火神派”,按照地理位置分成泾渭分明的南北两派。

其实这种区分方式,还是有点狭隘的。

因为很多生活在南方的中医,也会是火神派理论的坚定支持者。而生活在北方的中医,也有可能是补土派理论的支持者。

至于崔元隆所支持的温补派学说,虽说他本人也有很多徒子徒孙,但比起滋阴派和火神派现在的体量和规模,还是略微欠缺了一些。

当崔元隆看到苏韬和姚羽在擂台上斗得甚欢,内心深处唏嘘不已。

崔元隆的那些弟子,都是中庸之辈,比起这两个惊才绝艳的人物,无论水平还是能力都欠缺太多了。

不过,欣赏归欣赏,信仰永远不会变。

崔元隆一直在研究温补派,自然认为温补派才是最正确的医派。

以苏韬超高情商,从一开始就知道第一场比试自己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如果用火神派的药方,治疗这些东鲁省的当地患者,肯定是满分答案,但肯定会饱受诟病,被别人耻笑,南方医派的人竟然用火神派的药方。

而自己如果单纯地采用滋阴派的药方,治疗这些患者,最多也只能拿个及格分,因为南药北治,注定因为地理气候的差异,会造成“水土不服”。

但如果苏韬在药方中巧妙地掺杂了温补派的医理,如此便可以争取到崔元隆的共鸣关注。

崔元隆是这场比赛的主裁判,他手中掌握的权利要比那些评委大多了。

姚羽此时终于也瞧出了苏韬的计谋,果然如同江湖传闻,是一个善于改变不利局面的人。

有些人做事情,只顾到眼前发生的事情,但有些人做某个决定之前,会有很多伏笔,擅长埋线布局。

再仔细研究苏韬写出的药方,在配伍上达到了鬼神莫测的境界也不为过,药物的相生相克,在他的安排下,变得条理清楚,让人有所顿悟。

姚羽很振奋,他不在乎胜败,在乎的是得失。

原来药方还可以这么玩!

姚羽从苏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治疗同一个患者时,清晰看到同级别的对手怎么思考、怎么应对,这种机会是很难得的!

宋思辰瞥了一眼窦方刚,见他沾沾得意的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