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乱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五章:潼关生变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囚徒一般。只怕随咱们而来的百姓们要戳脊梁骨骂咱们了!”</p>
<p>秦晋万没想到,唐朝的官员对待大唐的百姓居然和那些蕃兵胡将也没什么区别。</p>
<p>“非但是咱们带来的三万百姓,潼关下原本就聚集了十万逃难百姓,潼关守将一直使唤这些人挖壕沟,休整城墙。又要防备这些人坐反,便尽给些猪狗不吃的食物,就是猪狗食物也是一日才有半个拳头大小,根本就不够吃啊,上上下下不知折磨死了成千上万人。”</p>
<p>郑显礼声音愤恨,也不知他是出于对百姓的同情,还是对田建业本人的愤恨。以秦晋分析,朝廷是断然不会开关放逃难百姓入关的,这样会给关中的稳定带来严重的破坏。一群居无定所,又没有恒产的逃难百姓,说难听点就是流民,流民与流寇只有一字之隔,只要一星半点的火星,就能将他们的怨愤与仇恨点燃,一旦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p>
<p>潼关的地方官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这些逃难而来的百姓与逃卒,时时刻刻堤防着,压迫着他们,难免不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旁人他管不着,自己亲自许诺并由陕郡等地带来的百姓却不能不管。</p>
<p>如果他知道带着这些人过来,等于才出了虎口便又入狼群,还不如像安置新安百姓一样,引到深山中靠渔猎避难,也好过被当囚徒一样看管起来。</p>
<p>秦晋也犯了难,安置这些百姓的头等难题是粮食,他们虽然带了不少粮食,但若给数万人供应下去,也吃不上多少时日。再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接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解决如此庞大的难民群体,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朝廷才具备这个能力。</p>
<p>这时,契苾贺与乌护怀忠两个人先后进帐,围坐在铜盆炭火前烤着手取暖。</p>
<p>“少府君还在想百姓的事?”</p>
<p>大家现在都明确知道秦晋的弘农郡长史已经鸡飞蛋打,不宜再称呼其为长史,一个个也都为他的遭遇而愤愤不平,背地里不知骂了那哥舒翰多少遍老贼。</p>
<p>契苾贺先问了一句,没得到回应便又自顾自说着:“有句话说的好,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少府君这么做可不明智啊!地方官在其位都没有解决办法,难道少府君一个客军将领就能把几万十几万难民的吃穿问题都解决了?只怕皇帝佬都没这能耐!”</p>
<p>说到底还是关中缺粮啊,关中向来人口众多,渭水平原产的粮食入不敷出,一旦有收成不好的年景,皇帝经常会带着朝中大臣们到水运发达的洛阳去就食。</p>
<p>现在正是数九寒冬,青黄不接的日子,朝廷在关中的的粮食储备供应士卒还尚且不够,哪有富余的管这些逃卒百姓?</p>
<p>契苾贺与郑显礼一唱一和,议论时局,只有乌护怀忠静静坐着不发一言。</p>
<p>秦晋将这些情况听在耳朵里,心中却是喟然一叹。</p>
<p>直到此时他才意识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很多事凭借一己之力,便只能望洋而兴叹。</p>
<p>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思来想去还是下令道:“分出点粮食给百姓们,能吃饱一口是一口。”</p>
<p>契苾贺叹道:“潼关以东的民营有十几万流民,分多少出去?一旦分配不均,又会横生枝节,不如不分。”</p>
<p>最终,粮食也没能分出去,没人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秦晋麾下团结兵系与胡兵系上下均一致强烈的反对。</p>
<p>到第三日头上,高仙芝还没回来,天子的使者便已经到了潼关。</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