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这个主意有点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这一行,既然你觉得天竺很有潜力,那就让淳于家把发展重心放在天竺;除此之外,我记得西北贸易在凉州也养了一帮人专门在草原上捕奴,既然如今要把重心转移到天竺,那么这些经验丰富的人手也不要浪费了,让他们也安排一帮人手去天竺,看看能不能尽快的搞一批仆人回到大唐。
当然,到时候这些仆人我们不合适直接赏赐给移民的百姓,不过我们可以给移民的百姓一些补贴,然后用这些补贴来购买这些奴仆。
总之,我们不仅要打消百姓去镇北道的顾虑,还要让他们对前往镇北道充满期待。”
伴随着李世民的这个决定,今后从大唐前往天竺的航线,注定要变得繁忙。
而见识了贩卖奴仆带来的利润之后,想必长安城里头的那些勋贵,肯定会有人动心的。
文官的话,可能会顾忌到面子,想做一些事情,又要立牌坊,所以可能直接参与的不会很多。
但是那些武将就不一样了,只要看到了利润,看到了朝廷的支持态度,肯定一窝蜂的都会往天竺而去。
这几乎是无本的买卖啊,为什么不做?
“嗯,属下马上就去安排!想必今年内,第一批从天竺而来的奴仆,就能出现在镇北道了。”
……
五合居中,礼部员外郎徐孝德长舒了一口气。
“文掌柜,这一次还好听了你的劝说,要不然前几天《海上旅行故事集》售卖的那么火爆,我的《礼仪故事》撞上去的话,肯定就要头破血流,到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人去关心了。”
如今的纸张成本下降了,印刷成本也下降了,许多的官员和勋贵都想著书立说。
至于以写书为生的落魄书生,自然就更加热衷于找人帮忙出书了。
徐孝德的官职虽然不算高,但是他女儿在宫中很受宠爱,外面自然也有不少人想要走他这个“国丈”的路线。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徐孝德编写的《礼仪故事》很一般,文启明都愿意帮他出版,甚至还垫钱多印刷了几千本。
“徐侍郎,您谬赞了!说起来,这《海上旅行故事集》的发行,其实也算是给长安城的书市做了一把贡献,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书铺去看一看,买上基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如今这一波热潮已经差不多过去了,我们的《礼仪故事》再上市,就不用担心受到它们的影响了,甚至还能因为他们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购买呢。”
文启明哪里敢在徐孝德面前托大?
自己只不过是长安城里一个书铺的掌柜。
虽然在楚王府的推动下,商人在大唐的地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再怎么提高,商人终究是商人,在大唐这片土地上,是不可能真正的超过官员的。
“再等几天,我看《海上旅行故事集》已经在各个书铺都能买到了,慢慢的每天的销量也变少了,到时候我们的《礼仪故事》再顺利的推出,就不怕遇到什么对手跟我们抢风头了。”
自己写的书到底怎么样,徐孝德心中还是有数的。
不过,到了他这个年纪,脸皮足够厚,只要出书对自己有好书,,他就会厚着脸皮去出。
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可以考虑。
毕竟,这些成本,最终都能通过其他方式收回来的。
“嗯,我看最多等一个星期,就可以正式上市了。这几天,我先安排一些预热的手段,让大家先好好的感受一把徐侍郎您的大作的风采。”
长安城中,非常出彩的好书,每年就那么几本。
只要不碰到《海上旅行故事集》这样的爆款,文启明就有信心让徐孝德的书籍“热销”一把。
到时候徐孝德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了。
而宫里头的徐惠,要帮自己父亲谋官位的时候,也可以多一些底气和理由。
“好,那就麻烦你了,我都听你安排!”
徐孝德满脸笑容的又跟文启明干了一杯!
酒桌上面,一时之间,可谓是宾主尽兴。
第(3/3)页
这一行,既然你觉得天竺很有潜力,那就让淳于家把发展重心放在天竺;除此之外,我记得西北贸易在凉州也养了一帮人专门在草原上捕奴,既然如今要把重心转移到天竺,那么这些经验丰富的人手也不要浪费了,让他们也安排一帮人手去天竺,看看能不能尽快的搞一批仆人回到大唐。
当然,到时候这些仆人我们不合适直接赏赐给移民的百姓,不过我们可以给移民的百姓一些补贴,然后用这些补贴来购买这些奴仆。
总之,我们不仅要打消百姓去镇北道的顾虑,还要让他们对前往镇北道充满期待。”
伴随着李世民的这个决定,今后从大唐前往天竺的航线,注定要变得繁忙。
而见识了贩卖奴仆带来的利润之后,想必长安城里头的那些勋贵,肯定会有人动心的。
文官的话,可能会顾忌到面子,想做一些事情,又要立牌坊,所以可能直接参与的不会很多。
但是那些武将就不一样了,只要看到了利润,看到了朝廷的支持态度,肯定一窝蜂的都会往天竺而去。
这几乎是无本的买卖啊,为什么不做?
“嗯,属下马上就去安排!想必今年内,第一批从天竺而来的奴仆,就能出现在镇北道了。”
……
五合居中,礼部员外郎徐孝德长舒了一口气。
“文掌柜,这一次还好听了你的劝说,要不然前几天《海上旅行故事集》售卖的那么火爆,我的《礼仪故事》撞上去的话,肯定就要头破血流,到时候根本就不会有人去关心了。”
如今的纸张成本下降了,印刷成本也下降了,许多的官员和勋贵都想著书立说。
至于以写书为生的落魄书生,自然就更加热衷于找人帮忙出书了。
徐孝德的官职虽然不算高,但是他女儿在宫中很受宠爱,外面自然也有不少人想要走他这个“国丈”的路线。
所以哪怕是明知道徐孝德编写的《礼仪故事》很一般,文启明都愿意帮他出版,甚至还垫钱多印刷了几千本。
“徐侍郎,您谬赞了!说起来,这《海上旅行故事集》的发行,其实也算是给长安城的书市做了一把贡献,让更多人愿意走进书铺去看一看,买上基本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如今这一波热潮已经差不多过去了,我们的《礼仪故事》再上市,就不用担心受到它们的影响了,甚至还能因为他们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人进来购买呢。”
文启明哪里敢在徐孝德面前托大?
自己只不过是长安城里一个书铺的掌柜。
虽然在楚王府的推动下,商人在大唐的地位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再怎么提高,商人终究是商人,在大唐这片土地上,是不可能真正的超过官员的。
“再等几天,我看《海上旅行故事集》已经在各个书铺都能买到了,慢慢的每天的销量也变少了,到时候我们的《礼仪故事》再顺利的推出,就不怕遇到什么对手跟我们抢风头了。”
自己写的书到底怎么样,徐孝德心中还是有数的。
不过,到了他这个年纪,脸皮足够厚,只要出书对自己有好书,,他就会厚着脸皮去出。
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可以考虑。
毕竟,这些成本,最终都能通过其他方式收回来的。
“嗯,我看最多等一个星期,就可以正式上市了。这几天,我先安排一些预热的手段,让大家先好好的感受一把徐侍郎您的大作的风采。”
长安城中,非常出彩的好书,每年就那么几本。
只要不碰到《海上旅行故事集》这样的爆款,文启明就有信心让徐孝德的书籍“热销”一把。
到时候徐孝德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就多了一项内容了。
而宫里头的徐惠,要帮自己父亲谋官位的时候,也可以多一些底气和理由。
“好,那就麻烦你了,我都听你安排!”
徐孝德满脸笑容的又跟文启明干了一杯!
酒桌上面,一时之间,可谓是宾主尽兴。